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预防

1、前言

散打是以远踢、近打、贴身摔主要技术形式的竞技项目,其对抗强度不言而喻。在比赛与训练中,常因进攻与防守的手段、时机、距离不得当,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所以在散打训练当中要用合理的训练方式去避免一些伤病的出现。然而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这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技术能力等等。而且近年来散打运动员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对抗运来越激烈,训练强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些都会进一步的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和身体机能的下降,从而直接影响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了解运动损伤,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在不同方面去预防,使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得心应手,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好运动保障,让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专业散打运动员,散打业余练习者。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询,收集各种运动损伤原因的有关资料;

(2)专家访谈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征求武术界的老前辈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得出一些可行性的观点和见解;

(3)逻辑分析法: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对队员训练比赛进行分析。

3、产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3.1、训练方式不正确

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有些教练员为了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采取了一系列不正当的训练方式。为了达到要求这些机构不顾运动员的身体需求强行加以训练。例如:散打高鞭腿动作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很容易KO对手的进攻动作,但是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为了达到目的和效果,在技术动作不规范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高鞭腿训练,最后导致髋关节损伤。类似的教学活动多会出现训练无体系、训练方法混乱、训练强度大、得不到充分放松等情况,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这些事情往往是可以避免,但教练员急于心切达到目标而采取这些不正确、不规范的训练要求和方式,致使损伤持续出现。

3.2、运动员心理因素

(1)运动员在训练当中对运动损伤知识认识不足,对骨骼肌肉的构成并不了解,对运动训练的规律并无认知,对待自身的伤情不够重视,在训练中马虎大意、心不在焉,无防伤的意识,盲目的运动对运动损伤不能很好的预防,也没有认真的去进行分析讨论研究。例如:因急于提高技能带伤训练;

(2)比赛时运动员轻视对手,因不了解对手的技术水平、战术动作,在竞赛时没做到该有的自我主动保护,最后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3)运动员对待比赛时过于紧张、发挥失常、思维混乱、性情急躁、过于胆怯等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

(4)面对外界舆论压力,造成训练不规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训练没有动力、没有明确的训练计划从而导致在赛场上运动损伤。

3.3、准备活动不合理

散打运动员要求高强度训练,必须做到速度要快、力量要大、节奏要强。但是往往因为这些训练要求使得准备活动不合理。准备活动是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剂,增强身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能力,从而使运动员能在短时间内将运动效力与能力达到最佳状态,但准备活动不合理的情况下就无法刺激中枢神经,各个器官无法达到最佳的状态。这里相应的负荷与强度在格斗类项群活动中有着明确的相关说明,当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弹性都没有充分施展,就进行高强度训练,这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1)准备活动不充分。

在气温低的阴雨天气时,是最容易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使得运动损伤发生。人体各个器官和神经系统在没有充分运作起来,肌肉的力量、柔韧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身体缺乏协调性时,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2)缺乏专项准备活动。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训练负担过重的部位和关节,活动不够充分,没有对其进行改善。没有根据专项训练课和针对比赛科学安排。例如:训练内容是下肢力量练习,但准备活动大部分都在上肢,导致因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而损伤。再比如:格斗类项目中要求步法的灵活度以及踝关节的耐受性,与此相关的准备活动缺乏将会大大增加后面训练时的运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