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预防大肠息肉再生 为患者量身定制“小药
只吃药能去除大肠息肉吗?杰辉对此表示,目前现代医学认为是不能做到的。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息肉,一般在肠镜检查时通过活检等冷切除,即可完成。而对于大息肉或巨大息肉,则需要微创手术,涉及术前判断、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病情观察及病理结果追踪、治疗效果评估等诸多环节。“内镜下息肉处理其实是个系统工作,建议患者住院进行,是为了过程更安全、治疗效果更有保障。”
食疗茶饮对证服用
“中医从人体的各种临床异常表象中寻找线索,再结合舌苔、脉象情况以及中医体质学说,总结、归纳、判断出机体目前所处的状态,明确机体目前的偏态。”章一凡说,若切除后利用中药、针灸等手段干预机体,纠正机体偏态,可从根本上起到预防息肉再生复发的作用。
部分需要及早处理
湿热证者不宜艾灸
中医预防息肉再生
大肠息肉受到关注
【来源:姑苏晚报】
直播中,护士长李燕兰教大家做经络拍打养生操。 记者 车晋彧摄
章一凡在直播中介绍,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会为住院患者辨证开展中医外治法,配合内服中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大肠息肉患者从我科出院后两周左右,会收到一份剂型改良的中药丸剂。”该丸剂是科室医生为患者精确辨证、一人一方定制的,并由该院药剂科加工而成,不仅比中药汤剂服用便捷,还提升了患者用药依从性,以保证临床疗效。
本报记者 陆珏
近日,由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吴门中医健康巡讲栏目,特邀该院脾胃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章一凡,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杰辉,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李燕兰,为大家讲讲肠息肉的那些事儿。
章一凡表示,祖国医学对肠道息肉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水胀》:“肠蕈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胃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毒乃起,息肉乃生。”中医学认为,大肠息肉为痰、湿、瘀、热、毒积聚,气滞血瘀而成的有形实邪。由于目前内镜下切除技术成熟、便捷、高效,中医药手段则在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杰辉在直播中说,对于大肠息肉,内镜下处理只是解决了息肉已成这个“末”和“终”,而导致息肉形成的“本”和“始”才更值得关注,亦属于治未病的范畴。对此,善于综合、系统处理问题的中医药手段,就可发挥其独特优势。
特色丸剂一人一方
直播现场,李燕兰通过生动的演示,为肠胃功能不佳的市民介绍了多种中医外治法及所需器材,除了科室自主创新、获得国家专利的新型隔盐灸器具,还有科室护理团队经研究推出的经络拍打养生操等。“肺与大肠相表里。肠道疾病患者可拍打手背部的手阳明大肠经、手内侧的手太阴肺经。”她提醒道,拍打的手要弯曲、形成空心三角拳,拍打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不能断断续续,以每秒拍打两下的速度进行,这样更能有效地刺激经络穴位。
祖国医学文献中,早就有了肠息肉的记载。在预防大肠息肉的生成和复发上,中医药手段独具优势。
随着肠镜等检查手段的普及,市民对大肠息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杰辉在直播中介绍,大肠息肉不同病理分类中,占比最高的是腺瘤型息肉,90%以上的大肠癌都是经“腺瘤→癌”这条途径演变而来的。“因此,及时干预处理尚未发生癌变的腺瘤型息肉,可以有效防止大肠癌的发生。”
如今,不少市民会光顾艾灸养生馆。李燕兰在直播中指出,艾灸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有湿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者,如高热、高血压危象、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有出血倾向、急性传染病,不宜施灸。从部位来说,颜面部、心前区、颈部、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从时机上来说,空腹、过饱、醉酒、大渴、大惊、极度疲劳者谨慎施灸。”
除中医外治、内服药物,市中医院脾胃病科还为住院患者辨证施膳,更有多款中药茶饮提供。“现代人喜欢吃生冷和重口味的食物,夏天长时间在空调房里,长期如此,寒气湿气很快找上门。”在直播中,李燕兰重点介绍了利湿驱寒茶的制作方法。这款茶的成分主要来源于《二陈汤》里的几味中药:陈皮10g、茯苓15g、炒薏仁30g、干姜5g。寒湿凝滞体质的市民可制作饮用:将药材放入养生壶内,冷水煮开15-30分钟为佳。